綿陽喪葬店今日分享遷墳后都有哪些講究,一起看看吧。
依照傳統習俗,死者尸骨起出后,家人要向墓穴內仍一個帶根蘿卜,寓意死者有后人。然后再在四個角分別擺放四個蘋果,寓意四平八穩,整個遷墳過程進展得很順利。
蘿卜和蘋果放完后,由死者長子代表全家向原墓穴內回一鍬土(只能是一鍬土),不能多填。這樣證明是死者的兒孫將其遷到其他地方去了。如果死者墳前有墓碑,要用錘子砸一下(只能砸一下),然后推到即可,寓意有破有立。
如果按照舊俗,原墓穴只填一鍬土,勢必會留下遷墳的痕跡、腐蝕的衣服和棺木,這些舊物暴露在外,如果給路過的行人看到,就會在心理上產生恐懼的陰影,認為自己看到了不該看到的東西,于是惶惶不可終日,整日生活在恐懼中。
如果遷的是家族墓,整片墓穴都不填埋,任其暴露在原野上,勢必會影響墓區的整體景觀。其他墳墓的后人前來祭祖時,看到周圍一片破敗的景象,不但心理上會產生抵觸的情緒,還會認為這個家族做事不牢靠。
還有就是如果是因為修路、建橋或城區規劃需要整體搬遷的墳墓,原墓穴不進行回填的話,勢必會影響城區規劃和景觀建設,影響城市的市容市貌。
所以關于遷墳后原墓穴要不要回填的問題,小編認為還是回填的好。這樣既不損害他人的利益,對先祖、對自己、對子孫也有個交代。留墓穴放在那里不管不問,就等于留下一個爛攤子,這樣的子女不但愧對先祖,也會影響自己在兒孫們心中的形象。
以上是綿陽喪葬店關于遷墳的分享,感謝關注。